-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AETU)2025.06月訊】「大班一師」新制倒數 幼教師資荒擴大恐釀收園潮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AETU)2025.06月訊】「大班一師」新制倒數 幼教師資荒擴大恐釀收園潮從100年幼托整合實施至今,教育部根本不願意去面對、解決,教育與保育兩體制合併時,背後真正複雜的結構問題,整併過往分流、複雜的師培和師資制度。本期文章列表:一、「大班一師」新制倒數 幼教師資荒擴大恐釀收園潮二、準公幼政策失衝 影響公幼招生三、艋舺公園改建在即 民團籲分區施工、妥善安置無家者四、擁抱核武誰OK誰有事? 核不擴散條約的神邏輯五、哥倫比亞性直播產業:網絡模特背後的潛在剝削陷阱 AETU 114.6月訊專輯 by aetu2011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所有分類 · 2025-06-29 08:00
-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AETU)2025.06月訊】「大班一師」新制倒數 幼教師資荒擴大恐釀收園潮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AETU)2025.06月訊】「大班一師」新制倒數 幼教師資荒擴大恐釀收園潮從100年幼托整合實施至今,教育部根本不願意去面對、解決,教育與保育兩體制合併時,背後真正複雜的結構問題,整併過往分流、複雜的師培和師資制度。本期文章列表:一、「大班一師」新制倒數 幼教師資荒擴大恐釀收園潮二、準公幼政策失衝 影響公幼招生三、艋舺公園改建在即 民團籲分區施工、妥善安置無家者四、擁抱核武誰OK誰有事? 核不擴散條約的神邏輯五、哥倫比亞性直播產業:網絡模特背後的潛在剝削陷阱 AETU 114.6月訊專輯 by aetu2011
-
「大班一師」新制倒數 幼教師資荒 擴大恐釀收園潮 聽
2025-06-04 07:30聯合報 / 記者董俞佳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規定,幼兒園大班必須配置至少一名幼教師,違者最高可處新台幣6萬元罰鍰,且得按次連罰,倒數不到兩個月,政策就要實施,全台幼兒園卻陷入嚴重師資荒,不只私立幼兒園叫苦連天,連公幼也難以倖免。已有園所無奈宣布退場,潛在的「收園潮」恐將來臨?歷時14年的過渡期走到盡頭,這項改革是否真能順利實施?現場正在拉警報。根據教育部規畫,今年8月起「大班一師」新制將正式上路,政策不再延宕。然而,在這項新法即將強制實施的壓力下,地方政府與各幼兒園所的焦慮急遽升高。一名私立幼兒園園長坦言,目前園內大班教師的合格率仍偏低,即便園所願意配合政策要求,也苦於人力斷層,無法聘足合格教師。已聽聞有園所因長期徵才未果,選擇主動退場,避免未來面臨罰則與經營風險。幼教團體也警告,若目前人力問題無法解決,恐將有更多園所步上退場一途。根據幼照法精神,未具教保人員資格者不得擔任教保工作。然而,中華幼兒教育協會理事長蘇傳臣指出,現實情況卻是「合格師資嚴重不足,連助理教保員都招不到,更遑論正式教師」。面對新制實施的壓力,有地方政府以「持續過渡」為由發函表示將暫緩執行,實質上等同於無限期延宕。蘇傳臣表示,教育部至今未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只依賴「教保服務人員條例」施行細則第8條提供彈性,允許園所在徵才無果後,暫時聘用未具資格之代理教師。但他強調,該細則原本並非為大班教師問題而設,而是因應長期教保人員不足的緊急措施,現在卻成為政策「應急工具」。他直言,這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只是便宜行事。改革陷入遙遙無期的困境。蘇傳臣指出,施行細則原應補足母法細節,但如今實際運作已違背母法精神。母法規定只有具資格者可任教,但細則卻開了後門,這暴露出教育部面對師資短缺問題,毫無對策。「教育部立法後就退居二線,把執行責任全推給地方政府,這根本是不負責任。」蘇傳臣批評,目前各地方緊張備戰,教育部卻毫無動作,彷彿置身事外。媒體、園所、第一線都在關注這項變革,只有教育部還裝沒事。公幼也招不到人撐不住鄉鎮市陷困境不只私幼面臨壓力,經費仰賴自籌的鄉鎮市與農會所設公幼,也可能首當其衝。全教總幼教委員會主委楊逸飛指出,這些公幼因未全面比照教師法給薪,導致教師流動率高、聘雇困難,若遇法規上路卻人力未備,恐將被迫關園。楊逸飛以2年前某市立幼兒園為例,該園因無力聘足合格教師,加上經費短缺,選擇逐步停招。最終在家長積極爭取下,獲得支援經費才得以持續營運。他指出,若新制照常實施,園所未聘足合格教師必遭罰,屆時若仍無法補齊人力,只能選擇停辦或收園,這對偏鄉地區的幼兒將是重大衝擊。他指出,回顧這個政策的歷史,中間已經歷過兩次展延,幼托整合也已經十多年,實在沒有立場繼續無視。依法行政是正確的,也可以汰除不守法的園所,但思考如何改善整體幼教工作環境的策略,也不能停步。一名鄉立公幼的園長表示,目前園內完全沒有幼教師,因為幼教師真的很難找,但幸好有兩名教保員已取得幼教師職前教育證明書,根據相關規定,可以代理幼教師,新制上路後,將先由這兩名教保員教大班,以免觸法。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郭明旭認為,問題根源在於「師資制度雙軌」長年未解。他表示,自推動幼托整合以來,教育部始終未正視「教育與保育」合流後的結構問題,導致幼教系與幼保系各自為政,師資制度複雜化、層級化,改革只治標不治本。郭明旭建議,真正解決之道是全面整合師資體系,統一師培教育體制,讓幼教與幼保系統合流,打造「教保合一」的照顧體制。他批評,持續強調大班一師一教保,卻不解決制度本身,只會讓師資問題愈滾愈大。「這是現場的無奈」蘇傳臣感嘆,如今幼教現場面臨的不是法規挑戰,而是實際執行的困境。合格師資難尋、人力成本高昂、中央部會缺乏積極協調,都讓地方與園所疲於奔命。他說,這個人力的缺口只會愈來愈大,現場已經撐不下去。法規卡死、人力短缺、中央冷處理,只能靠地方苦撐,這樣的改革注定遙遙無期。教育部國教署表示,為協助幼兒園解決現場教師聘用問題,除透過歷次修法提供幼兒園14年過渡期外,亦補助幼托整合前繼續任職的教保員或代理教師修習幼兒園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學分費,鼓勵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幼兒園聘任教師若有困難,得依教保服務人員條例施行細則第8條規定,報地方主管機關核准後,依序聘用代理人員。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所有分類 · 2025-06-04 08:00
-
「大班一師」新制倒數 幼教師資荒 擴大恐釀收園潮 聽
2025-06-04 07:30聯合報 / 記者董俞佳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規定,幼兒園大班必須配置至少一名幼教師,違者最高可處新台幣6萬元罰鍰,且得按次連罰,倒數不到兩個月,政策就要實施,全台幼兒園卻陷入嚴重師資荒,不只私立幼兒園叫苦連天,連公幼也難以倖免。已有園所無奈宣布退場,潛在的「收園潮」恐將來臨?歷時14年的過渡期走到盡頭,這項改革是否真能順利實施?現場正在拉警報。根據教育部規畫,今年8月起「大班一師」新制將正式上路,政策不再延宕。然而,在這項新法即將強制實施的壓力下,地方政府與各幼兒園所的焦慮急遽升高。一名私立幼兒園園長坦言,目前園內大班教師的合格率仍偏低,即便園所願意配合政策要求,也苦於人力斷層,無法聘足合格教師。已聽聞有園所因長期徵才未果,選擇主動退場,避免未來面臨罰則與經營風險。幼教團體也警告,若目前人力問題無法解決,恐將有更多園所步上退場一途。根據幼照法精神,未具教保人員資格者不得擔任教保工作。然而,中華幼兒教育協會理事長蘇傳臣指出,現實情況卻是「合格師資嚴重不足,連助理教保員都招不到,更遑論正式教師」。面對新制實施的壓力,有地方政府以「持續過渡」為由發函表示將暫緩執行,實質上等同於無限期延宕。蘇傳臣表示,教育部至今未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只依賴「教保服務人員條例」施行細則第8條提供彈性,允許園所在徵才無果後,暫時聘用未具資格之代理教師。但他強調,該細則原本並非為大班教師問題而設,而是因應長期教保人員不足的緊急措施,現在卻成為政策「應急工具」。他直言,這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只是便宜行事。改革陷入遙遙無期的困境。蘇傳臣指出,施行細則原應補足母法細節,但如今實際運作已違背母法精神。母法規定只有具資格者可任教,但細則卻開了後門,這暴露出教育部面對師資短缺問題,毫無對策。「教育部立法後就退居二線,把執行責任全推給地方政府,這根本是不負責任。」蘇傳臣批評,目前各地方緊張備戰,教育部卻毫無動作,彷彿置身事外。媒體、園所、第一線都在關注這項變革,只有教育部還裝沒事。公幼也招不到人撐不住鄉鎮市陷困境不只私幼面臨壓力,經費仰賴自籌的鄉鎮市與農會所設公幼,也可能首當其衝。全教總幼教委員會主委楊逸飛指出,這些公幼因未全面比照教師法給薪,導致教師流動率高、聘雇困難,若遇法規上路卻人力未備,恐將被迫關園。楊逸飛以2年前某市立幼兒園為例,該園因無力聘足合格教師,加上經費短缺,選擇逐步停招。最終在家長積極爭取下,獲得支援經費才得以持續營運。他指出,若新制照常實施,園所未聘足合格教師必遭罰,屆時若仍無法補齊人力,只能選擇停辦或收園,這對偏鄉地區的幼兒將是重大衝擊。他指出,回顧這個政策的歷史,中間已經歷過兩次展延,幼托整合也已經十多年,實在沒有立場繼續無視。依法行政是正確的,也可以汰除不守法的園所,但思考如何改善整體幼教工作環境的策略,也不能停步。一名鄉立公幼的園長表示,目前園內完全沒有幼教師,因為幼教師真的很難找,但幸好有兩名教保員已取得幼教師職前教育證明書,根據相關規定,可以代理幼教師,新制上路後,將先由這兩名教保員教大班,以免觸法。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郭明旭認為,問題根源在於「師資制度雙軌」長年未解。他表示,自推動幼托整合以來,教育部始終未正視「教育與保育」合流後的結構問題,導致幼教系與幼保系各自為政,師資制度複雜化、層級化,改革只治標不治本。郭明旭建議,真正解決之道是全面整合師資體系,統一師培教育體制,讓幼教與幼保系統合流,打造「教保合一」的照顧體制。他批評,持續強調大班一師一教保,卻不解決制度本身,只會讓師資問題愈滾愈大。「這是現場的無奈」蘇傳臣感嘆,如今幼教現場面臨的不是法規挑戰,而是實際執行的困境。合格師資難尋、人力成本高昂、中央部會缺乏積極協調,都讓地方與園所疲於奔命。他說,這個人力的缺口只會愈來愈大,現場已經撐不下去。法規卡死、人力短缺、中央冷處理,只能靠地方苦撐,這樣的改革注定遙遙無期。教育部國教署表示,為協助幼兒園解決現場教師聘用問題,除透過歷次修法提供幼兒園14年過渡期外,亦補助幼托整合前繼續任職的教保員或代理教師修習幼兒園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學分費,鼓勵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幼兒園聘任教師若有困難,得依教保服務人員條例施行細則第8條規定,報地方主管機關核准後,依序聘用代理人員。
-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AETU)2025.5月訊 終結血汗教保,調降照顧比盡速修法,《落實勞基法》第35條的精神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AETU)2025.5月訊】終結血汗教保,調降照顧比盡速修法,《落實勞基法》第35條的精神今年五一勞動節,全國教保產業工會參與「五一行動聯盟」所發起的2025年五一勞工「反霸凌、要保障」大遊行,號召幼托人員走上街頭,表達訴求。控訴長久以來幼托人員面臨低薪、高工時、超收頻繁、師生比不符等等不合理的勞動情境,但政府卻束手無策,毫無作為。本期文章列表:一、終結血汗教保,調降照顧比盡速修法,落實《勞基法》第35條的 精神二、照顧在部落裡,都是透過互助的方式共同照顧幼兒三、調查:4成幼教人員曾被無端申訴 影響親師信任四、移工團體勞動部抗議 籲廢除年限、修改「中階移工計畫」五、以色列設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只在加薩南部發放物資 挨批「援助 武器化」AETU 114.5月訊專輯 by aetu2011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所有分類 · 2025-06-01 08:00
-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AETU)2025.5月訊 終結血汗教保,調降照顧比盡速修法,《落實勞基法》第35條的精神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AETU)2025.5月訊】終結血汗教保,調降照顧比盡速修法,《落實勞基法》第35條的精神今年五一勞動節,全國教保產業工會參與「五一行動聯盟」所發起的2025年五一勞工「反霸凌、要保障」大遊行,號召幼托人員走上街頭,表達訴求。控訴長久以來幼托人員面臨低薪、高工時、超收頻繁、師生比不符等等不合理的勞動情境,但政府卻束手無策,毫無作為。本期文章列表:一、終結血汗教保,調降照顧比盡速修法,落實《勞基法》第35條的 精神二、照顧在部落裡,都是透過互助的方式共同照顧幼兒三、調查:4成幼教人員曾被無端申訴 影響親師信任四、移工團體勞動部抗議 籲廢除年限、修改「中階移工計畫」五、以色列設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只在加薩南部發放物資 挨批「援助 武器化」AETU 114.5月訊專輯 by aetu2011
-
終結血汗教保,調降照顧比盡速修法,落實《勞基法》第35條的精神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五一遊行新聞稿終結血汗教保,調降照顧比盡速修法,落實《勞基法》第35條的精神 五一勞動節當天,全國教保產業工會將參與「五一行動聯盟」所發起的2025五一勞工「反霸凌、要保障」大遊行,號召幼托人員走上街頭,表達訴求。控訴長久以來幼托人員面臨低薪、高工時、超收頻繁、師生比不符等等不合理的勞動情境,但政府卻束手無策,毫無作為。終結血汗教保,擴大公共化幼托機構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從2004年至2024年間每三至七年就全國私幼的勞動調查數據可以看出,每日的平均工時都是9-10小時,5成以上每周都要加班,但有領到加班費的比例大多四成。 在2024年下半年針對私立幼兒園(包含準公共化)的調查中顯示,八成以上的幼托人員未申請過性別平等工作法中關於母性保護的假別(例如,生理假、育嬰留停、產假、家庭照顧假等等),這些勞動條件與2020年的調查幾乎沒什麼改善。 在特休假的部分,2024年下半年的調查中顯示,只有13%的幼托人員滿半年有如實請休3天的特休假,也只有15%的幼托人員可以依自己的年資如實請休勞基法規定的特休假天數,且有九成的工作者表示,放特休假會被雇主扣薪。 在薪資方面,平均薪資從2004年的20,825元至2024年的35,275元,看似有改善,但提升相當緩慢。就本會2024年所調查的資料來看,教保人員平均40歲,總年資14.5年,月平均薪資才達到35,275元,若以行政院主計總出所公布113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數據來看, 教保人員的月平均薪資不及滿30歲人的月平均薪資(45,195元),落差將近一萬元,情何以堪! 這樣的勞動環境與薪資結構根本無法反映出此工作的勞動價值與專業性,更顯示出以女性密集的工作行業大多處於低薪,卻又是高勞動的狀態,導致許多有經驗的幼托人員出走,而幼保系畢業的學生選擇不進入幼托職場,缺工窘境正在持續的惡性循環著。 本會認為終結血汗教保的唯一途徑,就是政府擴大公共化幼托機構(公立、非營利幼兒園、職場/社區互助式教保中心、公辦民營托嬰中心、公共家園)解決公私比失衡的幼托環境。以營利為主的幼托環境,政府無能力管控,也無能力以補貼的方式來保障私立幼托機構工作者的勞動條件。 調降照顧比盡速修法 目前不論是托嬰中心的照顧比下修至1:4,或幼兒園降低師生比至1:12,都只是從公立或公辦民營的幼托機構事先辦理,而對於一般私立的幼托機構則採取以政府補助人事費用來鼓勵辦理,並非已修訂《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與《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但台灣從100年推動幼托整合至今,私立幼托機構的比例依舊遠高過公立或公共化幼托機構,大部分的幼托服務人員都在私立幼托機構從事照顧工作,法定的高比例照顧量能早已超出幼托人員的負荷,再加上,私立幼托機構時常違法超收,更是雪上加霜,讓現場的幼托人員疲憊不堪。 本會呼籲,降低照顧比不應持續維持目前用鼓勵取代修法的狀態,衛福部與教育部應盡速提出《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與《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修法進程,讓合理的照顧比全面實施。落實《勞基法》第35條的精神 《勞基法》第35條規定工作4小時要休息30分鐘,是基於保障勞工的健康與延續優質勞動力的關鍵,本會對於此條款的規定持肯定立場,尤其幼托行業屬於高壓力、高情緒的勞動現場,第一線幼托服務人員在長時間的工作期間,有一段休息時間,不論對於工作者或幼兒都是維持照顧品質的關鍵。 本會呼籲,《勞基法》第35條的規範是為了保障勞工,勞動部與教育部就應該回到保障勞工的立場,透過行政規範去支持這樣的立法精神是可以被落實,而不是輕易妥協取消或彈性化休息時間。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所有分類 · 2025-05-22 08:00
-
終結血汗教保,調降照顧比盡速修法,落實《勞基法》第35條的精神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五一遊行新聞稿終結血汗教保,調降照顧比盡速修法,落實《勞基法》第35條的精神 五一勞動節當天,全國教保產業工會將參與「五一行動聯盟」所發起的2025五一勞工「反霸凌、要保障」大遊行,號召幼托人員走上街頭,表達訴求。控訴長久以來幼托人員面臨低薪、高工時、超收頻繁、師生比不符等等不合理的勞動情境,但政府卻束手無策,毫無作為。終結血汗教保,擴大公共化幼托機構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從2004年至2024年間每三至七年就全國私幼的勞動調查數據可以看出,每日的平均工時都是9-10小時,5成以上每周都要加班,但有領到加班費的比例大多四成。 在2024年下半年針對私立幼兒園(包含準公共化)的調查中顯示,八成以上的幼托人員未申請過性別平等工作法中關於母性保護的假別(例如,生理假、育嬰留停、產假、家庭照顧假等等),這些勞動條件與2020年的調查幾乎沒什麼改善。 在特休假的部分,2024年下半年的調查中顯示,只有13%的幼托人員滿半年有如實請休3天的特休假,也只有15%的幼托人員可以依自己的年資如實請休勞基法規定的特休假天數,且有九成的工作者表示,放特休假會被雇主扣薪。 在薪資方面,平均薪資從2004年的20,825元至2024年的35,275元,看似有改善,但提升相當緩慢。就本會2024年所調查的資料來看,教保人員平均40歲,總年資14.5年,月平均薪資才達到35,275元,若以行政院主計總出所公布113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數據來看, 教保人員的月平均薪資不及滿30歲人的月平均薪資(45,195元),落差將近一萬元,情何以堪! 這樣的勞動環境與薪資結構根本無法反映出此工作的勞動價值與專業性,更顯示出以女性密集的工作行業大多處於低薪,卻又是高勞動的狀態,導致許多有經驗的幼托人員出走,而幼保系畢業的學生選擇不進入幼托職場,缺工窘境正在持續的惡性循環著。 本會認為終結血汗教保的唯一途徑,就是政府擴大公共化幼托機構(公立、非營利幼兒園、職場/社區互助式教保中心、公辦民營托嬰中心、公共家園)解決公私比失衡的幼托環境。以營利為主的幼托環境,政府無能力管控,也無能力以補貼的方式來保障私立幼托機構工作者的勞動條件。 調降照顧比盡速修法 目前不論是托嬰中心的照顧比下修至1:4,或幼兒園降低師生比至1:12,都只是從公立或公辦民營的幼托機構事先辦理,而對於一般私立的幼托機構則採取以政府補助人事費用來鼓勵辦理,並非已修訂《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與《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但台灣從100年推動幼托整合至今,私立幼托機構的比例依舊遠高過公立或公共化幼托機構,大部分的幼托服務人員都在私立幼托機構從事照顧工作,法定的高比例照顧量能早已超出幼托人員的負荷,再加上,私立幼托機構時常違法超收,更是雪上加霜,讓現場的幼托人員疲憊不堪。 本會呼籲,降低照顧比不應持續維持目前用鼓勵取代修法的狀態,衛福部與教育部應盡速提出《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與《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修法進程,讓合理的照顧比全面實施。落實《勞基法》第35條的精神 《勞基法》第35條規定工作4小時要休息30分鐘,是基於保障勞工的健康與延續優質勞動力的關鍵,本會對於此條款的規定持肯定立場,尤其幼托行業屬於高壓力、高情緒的勞動現場,第一線幼托服務人員在長時間的工作期間,有一段休息時間,不論對於工作者或幼兒都是維持照顧品質的關鍵。 本會呼籲,《勞基法》第35條的規範是為了保障勞工,勞動部與教育部就應該回到保障勞工的立場,透過行政規範去支持這樣的立法精神是可以被落實,而不是輕易妥協取消或彈性化休息時間。
-
114學年度幼兒園在職人員修習幼兒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專班
一、依據教育部114年5月8日臺教師(二)字第1142601252號函辦理。二、114學年度幼教專班計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等13校辦理,共開設21班,各校招生簡章已於114年4月25日於學校網站公告,報名期間如下:(一)第一階段:114年5月14日至114年6月2日。(二)第二階段:114年6月12日至114年6月19日(視各校第一階段報名情形決定開放)。三、倘報考人過去服務之幼兒園已停業,報考人應填具服務證明書(園所無須用印),並檢附足資證明之文件(含任職園所、職稱及服務年限起訖),送交前任職園所所屬縣市政府主管機關進行複核。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所有分類 · 2025-05-13 08:00
-
114學年度幼兒園在職人員修習幼兒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專班
一、依據教育部114年5月8日臺教師(二)字第1142601252號函辦理。二、114學年度幼教專班計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等13校辦理,共開設21班,各校招生簡章已於114年4月25日於學校網站公告,報名期間如下:(一)第一階段:114年5月14日至114年6月2日。(二)第二階段:114年6月12日至114年6月19日(視各校第一階段報名情形決定開放)。三、倘報考人過去服務之幼兒園已停業,報考人應填具服務證明書(園所無須用印),並檢附足資證明之文件(含任職園所、職稱及服務年限起訖),送交前任職園所所屬縣市政府主管機關進行複核。
-
別讓國家的幼托政策成為幼兒創傷的元凶
別讓國家的幼托政策成為幼兒創傷的元凶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長 郭明旭 (本文刊載於風傳媒20250405)《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書》中指出,教育部少子女化對策計畫之平價教保服務供應量主要來自準公共機制(註一),且112年度預算案編列準公共機制經費,已超過擴大公共化之經費。可見準公共化幼兒園已成為當前政府幼教政策之要角,113學年度準公共幼兒園更累計至2,039園,提供約24.4萬個平價就學名額,合計公共化及準公共幼兒園,2-5歲幼兒的入園率高達82%。我們確實看到教育部十分努力的推升2-5歲幼兒的入園率,但我們想問的是,量達標了,品質呢??根據《審計部110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近2成準公幼曾因教保服務人員未具資格、超收幼童或費用等事由遭裁罰,並有因同一違規事由遭裁罰3次以上,為確保準公共教保服務品質,教育部允宜督促市縣政府落實審查及監督機制。我想過去幾年來已經有許多媒體及民間團體,統計了關於準公共化幼兒園的違法事件的樣態與裁罰的比例,都比審計部二成的數據還高,幾乎都是超過三成。 就全國教保產業工會2024年依據全國教保資訊網07.23前之裁罰資料所做的統計,準公共化幼兒園的裁罰比例高達37.10%,一般私幼的裁罰比例為53.66%,兩者的裁罰比例高達九成以上。若再細看準公共化幼兒園的裁罰樣態,包含,不當對待行為,師生比不符,聘用未具教保資格者,超收費用,超收學生等等,這些的違規樣態已成為準公共化幼兒園及私立幼兒園的日常,但長久以來教育部束手無策,就只能用毫無效果的評鑑來掩飾。就以最近發生虐童的新竹市準公共化私立博玉幼兒園來看,從113年12月19至今年3月總共有14項違法事件的裁罰,光是師生比不符就2次,聘用未具教保資格者2次,甚至還有2次的借牌行為,而這些違法行為都是造成不當對待行為發生背後的重要因素。其實從2011年幼托整合以來,公立與私立幼兒園失衡的情況並未改善,以幼兒收托量來看,公私比依舊大概是3:7,也就我們有將近7成的幼兒是在私立幼兒園(含準公共)就讀。然而,在歷年的違法事件裁罰上,私立幼兒園(含準公共)占了九成以上的比例,我們不禁要問,政府花了大筆經費,卻提供劣質的照顧品質給我們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就是賴政府所謂的積極保障幼兒及家長權益嗎??這與行政院少子女化對策計畫期待提供平價、質優的教保服務,以及減輕家長負擔的目標越來越遠,出生數不斷降低似乎也反應著人民對於0-6歲國家養政策的信任度不足,以致無法安心。監察院早於111年8月在其《兒童人權調查案系列之三、四:政府防範機制不足、執行也不落實,讓家長送托後,換來孩童受虐體罰的創傷》調查報告提出,托育照顧服務體系原本是為了解決少子女化及協助家長育兒,但教育部對於幼兒園的評鑑與稽查,不足以達到預防效果,且教育部欠缺檢討與評估,未能善盡監督的責任,造成在幼兒園毫無自我保護能力的幼童受虐、體罰事件接二連三的發生,因此提案通過給予糾正。政府不斷強調0-6歲國家養,若真要成為家長的神隊友,請別再花大錢以準公共化機制來濫竽充數,短期內政府應盡到對於準公共化幼兒園督管的職責,長期則應設定落日時間表,回到擴張公幼與非營利幼兒園為主要的方向。別將幼托政策做為只是為了展現政績的手段,棄兒童權益而不顧,成為讓家長擔憂,幼兒受創的元兇。註一:準公共化機制,即政府花錢跟私立幼兒園購買托育服務,來滿足人民的托育需求,目前一般民眾選擇準公共化幼兒園,每月只要繳3,000元的學費,剩餘費用由政府補足給業者,除此,政府每年還會補助這些私立幼兒園一筆設施設備費。政府為了讓更多數的私立幼兒園加入準公共化機制,以達到其績效目標,對於加入的幼兒園採取寬鬆的監管機制,以致照顧品質不佳。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所有分類 · 2025-05-08 08:00
-
別讓國家的幼托政策成為幼兒創傷的元凶
別讓國家的幼托政策成為幼兒創傷的元凶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長 郭明旭 (本文刊載於風傳媒20250405)《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書》中指出,教育部少子女化對策計畫之平價教保服務供應量主要來自準公共機制(註一),且112年度預算案編列準公共機制經費,已超過擴大公共化之經費。可見準公共化幼兒園已成為當前政府幼教政策之要角,113學年度準公共幼兒園更累計至2,039園,提供約24.4萬個平價就學名額,合計公共化及準公共幼兒園,2-5歲幼兒的入園率高達82%。我們確實看到教育部十分努力的推升2-5歲幼兒的入園率,但我們想問的是,量達標了,品質呢??根據《審計部110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近2成準公幼曾因教保服務人員未具資格、超收幼童或費用等事由遭裁罰,並有因同一違規事由遭裁罰3次以上,為確保準公共教保服務品質,教育部允宜督促市縣政府落實審查及監督機制。我想過去幾年來已經有許多媒體及民間團體,統計了關於準公共化幼兒園的違法事件的樣態與裁罰的比例,都比審計部二成的數據還高,幾乎都是超過三成。 就全國教保產業工會2024年依據全國教保資訊網07.23前之裁罰資料所做的統計,準公共化幼兒園的裁罰比例高達37.10%,一般私幼的裁罰比例為53.66%,兩者的裁罰比例高達九成以上。若再細看準公共化幼兒園的裁罰樣態,包含,不當對待行為,師生比不符,聘用未具教保資格者,超收費用,超收學生等等,這些的違規樣態已成為準公共化幼兒園及私立幼兒園的日常,但長久以來教育部束手無策,就只能用毫無效果的評鑑來掩飾。就以最近發生虐童的新竹市準公共化私立博玉幼兒園來看,從113年12月19至今年3月總共有14項違法事件的裁罰,光是師生比不符就2次,聘用未具教保資格者2次,甚至還有2次的借牌行為,而這些違法行為都是造成不當對待行為發生背後的重要因素。其實從2011年幼托整合以來,公立與私立幼兒園失衡的情況並未改善,以幼兒收托量來看,公私比依舊大概是3:7,也就我們有將近7成的幼兒是在私立幼兒園(含準公共)就讀。然而,在歷年的違法事件裁罰上,私立幼兒園(含準公共)占了九成以上的比例,我們不禁要問,政府花了大筆經費,卻提供劣質的照顧品質給我們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就是賴政府所謂的積極保障幼兒及家長權益嗎??這與行政院少子女化對策計畫期待提供平價、質優的教保服務,以及減輕家長負擔的目標越來越遠,出生數不斷降低似乎也反應著人民對於0-6歲國家養政策的信任度不足,以致無法安心。監察院早於111年8月在其《兒童人權調查案系列之三、四:政府防範機制不足、執行也不落實,讓家長送托後,換來孩童受虐體罰的創傷》調查報告提出,托育照顧服務體系原本是為了解決少子女化及協助家長育兒,但教育部對於幼兒園的評鑑與稽查,不足以達到預防效果,且教育部欠缺檢討與評估,未能善盡監督的責任,造成在幼兒園毫無自我保護能力的幼童受虐、體罰事件接二連三的發生,因此提案通過給予糾正。政府不斷強調0-6歲國家養,若真要成為家長的神隊友,請別再花大錢以準公共化機制來濫竽充數,短期內政府應盡到對於準公共化幼兒園督管的職責,長期則應設定落日時間表,回到擴張公幼與非營利幼兒園為主要的方向。別將幼托政策做為只是為了展現政績的手段,棄兒童權益而不顧,成為讓家長擔憂,幼兒受創的元兇。註一:準公共化機制,即政府花錢跟私立幼兒園購買托育服務,來滿足人民的托育需求,目前一般民眾選擇準公共化幼兒園,每月只要繳3,000元的學費,剩餘費用由政府補足給業者,除此,政府每年還會補助這些私立幼兒園一筆設施設備費。政府為了讓更多數的私立幼兒園加入準公共化機制,以達到其績效目標,對於加入的幼兒園採取寬鬆的監管機制,以致照顧品質不佳。
-
250507 呼籲賴總統落實彈性育嬰假政見,至少「以日為單位」
250507 呼籲賴總統落實彈性育嬰假政見,至少「以日為單位」 「兼顧職場與育兒,給我彈性育嬰假!」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7日召開記者會,在母親節前夕、520總統就任將滿一年的時刻,呼籲行政院與勞動部應落實賴清德總統在2023年選舉時提出的「彈性育嬰假」政見,並至少「以日為單位」。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王兆慶指出,2024年六都托嬰中心因腸病毒停課情形嚴重,高雄市公立托嬰中心平均停課25天、台北市19.9天、桃園市17天。他強調,即使台北市、高雄市2025年起,放寬腸病毒停課規定可能讓未來停課數降低,但依據最新公告的托嬰中心定型化契約,日後兒童健康不佳時,托嬰中心有權要求家長,配合接回照顧,政府更應有配套措施。 王兆慶表示,托盟自三年前即倡議「可按小時請領」的親職假,雖然理想訴求是「一百分彈性」,退讓至「每日固定可提早1至2小時下班」是「九十分彈性」,現在願意退讓接受勞動部長口中的「以日為單位」的八十分彈性。請假方式。他嚴正呼籲:「母親節將至,520總統就任也將滿一年,希望行政院與勞動部不要讓總統的政見跳票。」 育兒家長代表張麗環分享自身協助照顧二位孫子女的經驗,表示二寶抽中新北市公托本以為幸運,沒想到入托後腸病毒不斷爆發,才發現是惡夢的開始。「九月幾乎整月都在停課,家人們的特休都奉獻給照顧孩子。」最終選擇放棄公托,媽媽請育嬰假育兒。她表示現行「以月為單位」請假方式難以應對突發停課,強烈支持彈性育嬰假以日為單位的政策。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長郭明旭指出,腸病毒停課已是幼托機構「日常」,2024年1至5月全台國小、幼兒園總計逾2000個班級停課。他表示:「家長沒辦法再請假,只好讓孩子發燒還仍送托,把手機關機不接園所電話,導致園所群聚風險更高。」他呼籲政府落實「0到6歲國家一起養」,不該只有補貼費用,更應提供配套育兒措施。 link to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X8Mq7BFh4MO2EJ38hqdCfjy1XduoqnV3M7KBdTh0hcs7xyDZILVGnklk-ngmwnDMDGKoUpPVUy93_2d3qaRv714poDYhC5Pwr1MrEjE6RJEna-WtKVUnBYIl5TRoC8cWbRWELeI0KGtADJTNq3Y1jrttj9q3lHZxtdGofkEyTtFEiwgU4S2SgGHq5P8HE/s6000/%E5%8F%B0%E7%81%A3%E5%8B%9E%E5%B7%A5%E9%99%A3%E7%B7%9A%E5%89%AF%E7%A7%98%E6%9B%B8%E9%95%B7%E6%A5%8A%E6%9B%B8%E7%91%8B.JPG台灣勞工陣線副秘書長楊書瑋指出,25-34歲年輕勞工平均特休僅8.2天,根本無法應對腸病毒等突發照顧需求。他也提及「育嬰責任仍多由女性承擔,政府若真要促進性別平等,就該讓照顧責任制度化、彈性化,落實雙就業、雙照顧。」他強調友善職場不該只強調「重返職場」,更要讓勞工能「留在職場」。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表示,育兒責任不該由勞工自行犧牲特休休息權利來承擔,應設立獨立的親職假制度。她指出,2011年以來婦女新知基金會就已推動的家庭照顧假制度幾無進展,五年國民黨完全執政,八年民進黨完全執政,家庭照顧假完全沒有動靜,目前的彈性育嬰假訴求,其實已是團體多次妥協的結果。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所有分類 · 2025-05-08 08:00
-
250507 呼籲賴總統落實彈性育嬰假政見,至少「以日為單位」
250507 呼籲賴總統落實彈性育嬰假政見,至少「以日為單位」 「兼顧職場與育兒,給我彈性育嬰假!」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7日召開記者會,在母親節前夕、520總統就任將滿一年的時刻,呼籲行政院與勞動部應落實賴清德總統在2023年選舉時提出的「彈性育嬰假」政見,並至少「以日為單位」。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王兆慶指出,2024年六都托嬰中心因腸病毒停課情形嚴重,高雄市公立托嬰中心平均停課25天、台北市19.9天、桃園市17天。他強調,即使台北市、高雄市2025年起,放寬腸病毒停課規定可能讓未來停課數降低,但依據最新公告的托嬰中心定型化契約,日後兒童健康不佳時,托嬰中心有權要求家長,配合接回照顧,政府更應有配套措施。 王兆慶表示,托盟自三年前即倡議「可按小時請領」的親職假,雖然理想訴求是「一百分彈性」,退讓至「每日固定可提早1至2小時下班」是「九十分彈性」,現在願意退讓接受勞動部長口中的「以日為單位」的八十分彈性。請假方式。他嚴正呼籲:「母親節將至,520總統就任也將滿一年,希望行政院與勞動部不要讓總統的政見跳票。」 育兒家長代表張麗環分享自身協助照顧二位孫子女的經驗,表示二寶抽中新北市公托本以為幸運,沒想到入托後腸病毒不斷爆發,才發現是惡夢的開始。「九月幾乎整月都在停課,家人們的特休都奉獻給照顧孩子。」最終選擇放棄公托,媽媽請育嬰假育兒。她表示現行「以月為單位」請假方式難以應對突發停課,強烈支持彈性育嬰假以日為單位的政策。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長郭明旭指出,腸病毒停課已是幼托機構「日常」,2024年1至5月全台國小、幼兒園總計逾2000個班級停課。他表示:「家長沒辦法再請假,只好讓孩子發燒還仍送托,把手機關機不接園所電話,導致園所群聚風險更高。」他呼籲政府落實「0到6歲國家一起養」,不該只有補貼費用,更應提供配套育兒措施。 link to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X8Mq7BFh4MO2EJ38hqdCfjy1XduoqnV3M7KBdTh0hcs7xyDZILVGnklk-ngmwnDMDGKoUpPVUy93_2d3qaRv714poDYhC5Pwr1MrEjE6RJEna-WtKVUnBYIl5TRoC8cWbRWELeI0KGtADJTNq3Y1jrttj9q3lHZxtdGofkEyTtFEiwgU4S2SgGHq5P8HE/s6000/%E5%8F%B0%E7%81%A3%E5%8B%9E%E5%B7%A5%E9%99%A3%E7%B7%9A%E5%89%AF%E7%A7%98%E6%9B%B8%E9%95%B7%E6%A5%8A%E6%9B%B8%E7%91%8B.JPG台灣勞工陣線副秘書長楊書瑋指出,25-34歲年輕勞工平均特休僅8.2天,根本無法應對腸病毒等突發照顧需求。他也提及「育嬰責任仍多由女性承擔,政府若真要促進性別平等,就該讓照顧責任制度化、彈性化,落實雙就業、雙照顧。」他強調友善職場不該只強調「重返職場」,更要讓勞工能「留在職場」。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表示,育兒責任不該由勞工自行犧牲特休休息權利來承擔,應設立獨立的親職假制度。她指出,2011年以來婦女新知基金會就已推動的家庭照顧假制度幾無進展,五年國民黨完全執政,八年民進黨完全執政,家庭照顧假完全沒有動靜,目前的彈性育嬰假訴求,其實已是團體多次妥協的結果。
-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AETU)2025.4月訊】 別讓國家的幼托政策成為幼兒創傷的元凶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AETU)2025.4月訊】別讓國家的幼托政策成為幼兒創傷的元凶監察院早於111年8月在其調查報告提出,教育部對於幼兒園的評鑑與稽查,不足以達到預防效果,且教育部欠缺檢討與評估,未能善盡監督的責任,造成在幼兒園毫無自我保護能力的幼童受虐、體罰事件接二連三的發生,因此提案通過給予糾正。本期文章列表:一、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第四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二、別讓國家的幼托政策成為幼兒創傷的元凶三、五一勞工大遊行訴求 明年最低工資應達3萬2000元四、台灣挺巴勒斯坦 人權大遊行 數個民團串聯支持五、北市跨年舞台工安意外致1死 市府遭批漠視家屬 工傷協會:限期7天要求蔣萬安出面負責 AETU 114.4月訊專輯 by aetu2011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所有分類 · 2025-04-28 08:00
-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AETU)2025.4月訊】 別讓國家的幼托政策成為幼兒創傷的元凶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AETU)2025.4月訊】別讓國家的幼托政策成為幼兒創傷的元凶監察院早於111年8月在其調查報告提出,教育部對於幼兒園的評鑑與稽查,不足以達到預防效果,且教育部欠缺檢討與評估,未能善盡監督的責任,造成在幼兒園毫無自我保護能力的幼童受虐、體罰事件接二連三的發生,因此提案通過給予糾正。本期文章列表:一、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第四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二、別讓國家的幼托政策成為幼兒創傷的元凶三、五一勞工大遊行訴求 明年最低工資應達3萬2000元四、台灣挺巴勒斯坦 人權大遊行 數個民團串聯支持五、北市跨年舞台工安意外致1死 市府遭批漠視家屬 工傷協會:限期7天要求蔣萬安出面負責 AETU 114.4月訊專輯 by aetu2011
-
準公共幼兒園招生怎選?教保網公 開師生比和裁罰資訊 聽
115學年幼兒園招生季來臨。準公共幼兒園因園所多、收費平價,且提供才藝課程,受到不少家長歡迎,但過去也因招生資訊不夠透明而被詬病,尤其攸關幼兒照顧品質的師生比。新學年起,準公幼師生比將從1:15調為1:12,家長該如何獲取透明資訊,挑選幼兒照顧和服務品質有保證的園所?準公共化園所裁罰率近4成 違法第一是不當對待根據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統計去年7月全國教保資訊網上的數據,準公共化幼兒園的裁罰比例高達37.10%,與學生家長相關的裁罰樣態中,比例最高的是不當對待行為,占20.67%,第二是師生比不符為18.54%,聘用未具教保資格者11.55%,超收費用10.33%,超收學生3.04%。各種違法行為都可能釀成不當對待的重要因素。為提升教保品質,教育部國教署2024年公告準公共幼兒園第三期程合作規畫,除了提高教保人員月薪,更要求於115學年達成師生比1:12的目標,也就是班級內每1名教保服務人員至多照顧12名幼生,每班至多24名幼生,以實質減輕教保服務人員的負擔。此外,過去教團發現,準公共幼兒園接受政府經費補助,但是有的幼兒園的午餐與點心給孩童吃雞塊、薯條等等不符健康飲食原則的食材,國教署也增訂要求各園每日將當日的點心及午餐照片上傳至校園食材登錄平台,透由資訊揭露讓家長更為放心。準公共已成幼兒園型態要角 資訊該透明有保障幼教聯合總會長王華勇表示,準公共幼兒園目前開始進行115學年招生,目前小班都是以1:12的師生比招生,幼兒園都已經準備好迎接新制,目前也已陸續發出招生簡章,家長如有發現師生比不是1:12的園所,就是不合規定。另外,2024年在探討幼生人數減收時,準公共業者要求國教署也應同步提高補助額度,王華勇表示,日前國教署有允諾因應降低師生比,將提高補助整備費用,一名幼生為1000元。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指出,準公共化幼兒園已為政府幼教政策之要角,以202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書可看出,教育部少子女化對策計畫之平價教保服務供應量主要來自準公共機制,準公共計125億3200萬元,公共化為124億350萬元,準公共機制經費已超過公共化。郭明旭表示,目前為止有多少準公共化幼兒園調降師生比,調降的情形如何?教育部應該將相關數據和園所透明化,讓家長可以知道哪些準公共化幼兒園已調降師生比,而能有所選擇。全國教保資訊網也應提供或註記每間準公共化幼兒園的降低師生比情況,讓資訊更透明化根據教育部統計,112學年2至5歲幼兒平均入園率達82%,113學年起準公共化進入第3期程,預計會有1973間私立幼兒園加入。如已有園所上傳招生資訊 家長主動詢問更安心教育部表示,準公共幼兒園辦理年度招生時,應於招生登記前於「全國教保資訊網」公告招生簡章,並於簡章內清楚敘明配合調整師生比政策、契約約定人數及可招收名額等資訊,以利家長選擇子女就學場域。教育部未來亦將適時公告各類型幼兒園師生比實際情形。記者搜尋教保資訊網,目前已有零星數間準公共幼兒園將招生表單上傳教保資訊網,包括該園的招生人數、師生比,在園直升人數等等資訊都已公開,但大部分的準公共幼兒園尚未提供相關資料,是否有裁罰紀錄,家長也能在網站上查詢得到,若尚未公布招生簡章與師生比、或園所有裁罰紀錄,幼教團體建議家長若有意讓孩子就讀,可以主動向園方詢問細節,更能安心。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所有分類 · 2025-04-14 08:00
-
準公共幼兒園招生怎選?教保網公 開師生比和裁罰資訊 聽
115學年幼兒園招生季來臨。準公共幼兒園因園所多、收費平價,且提供才藝課程,受到不少家長歡迎,但過去也因招生資訊不夠透明而被詬病,尤其攸關幼兒照顧品質的師生比。新學年起,準公幼師生比將從1:15調為1:12,家長該如何獲取透明資訊,挑選幼兒照顧和服務品質有保證的園所?準公共化園所裁罰率近4成 違法第一是不當對待根據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統計去年7月全國教保資訊網上的數據,準公共化幼兒園的裁罰比例高達37.10%,與學生家長相關的裁罰樣態中,比例最高的是不當對待行為,占20.67%,第二是師生比不符為18.54%,聘用未具教保資格者11.55%,超收費用10.33%,超收學生3.04%。各種違法行為都可能釀成不當對待的重要因素。為提升教保品質,教育部國教署2024年公告準公共幼兒園第三期程合作規畫,除了提高教保人員月薪,更要求於115學年達成師生比1:12的目標,也就是班級內每1名教保服務人員至多照顧12名幼生,每班至多24名幼生,以實質減輕教保服務人員的負擔。此外,過去教團發現,準公共幼兒園接受政府經費補助,但是有的幼兒園的午餐與點心給孩童吃雞塊、薯條等等不符健康飲食原則的食材,國教署也增訂要求各園每日將當日的點心及午餐照片上傳至校園食材登錄平台,透由資訊揭露讓家長更為放心。準公共已成幼兒園型態要角 資訊該透明有保障幼教聯合總會長王華勇表示,準公共幼兒園目前開始進行115學年招生,目前小班都是以1:12的師生比招生,幼兒園都已經準備好迎接新制,目前也已陸續發出招生簡章,家長如有發現師生比不是1:12的園所,就是不合規定。另外,2024年在探討幼生人數減收時,準公共業者要求國教署也應同步提高補助額度,王華勇表示,日前國教署有允諾因應降低師生比,將提高補助整備費用,一名幼生為1000元。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指出,準公共化幼兒園已為政府幼教政策之要角,以202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書可看出,教育部少子女化對策計畫之平價教保服務供應量主要來自準公共機制,準公共計125億3200萬元,公共化為124億350萬元,準公共機制經費已超過公共化。郭明旭表示,目前為止有多少準公共化幼兒園調降師生比,調降的情形如何?教育部應該將相關數據和園所透明化,讓家長可以知道哪些準公共化幼兒園已調降師生比,而能有所選擇。全國教保資訊網也應提供或註記每間準公共化幼兒園的降低師生比情況,讓資訊更透明化根據教育部統計,112學年2至5歲幼兒平均入園率達82%,113學年起準公共化進入第3期程,預計會有1973間私立幼兒園加入。如已有園所上傳招生資訊 家長主動詢問更安心教育部表示,準公共幼兒園辦理年度招生時,應於招生登記前於「全國教保資訊網」公告招生簡章,並於簡章內清楚敘明配合調整師生比政策、契約約定人數及可招收名額等資訊,以利家長選擇子女就學場域。教育部未來亦將適時公告各類型幼兒園師生比實際情形。記者搜尋教保資訊網,目前已有零星數間準公共幼兒園將招生表單上傳教保資訊網,包括該園的招生人數、師生比,在園直升人數等等資訊都已公開,但大部分的準公共幼兒園尚未提供相關資料,是否有裁罰紀錄,家長也能在網站上查詢得到,若尚未公布招生簡章與師生比、或園所有裁罰紀錄,幼教團體建議家長若有意讓孩子就讀,可以主動向園方詢問細節,更能安心。
-
公幼半班一師看似合理實則衝擊照 顧品質 老師求修法
學齡前幼兒需要較多貼身照顧,幼兒園一個班級都由2名教保服務人員照顧小朋友;以小班以上來說,教育部最新目標師生比為1名老師帶12名小朋友,一班由2名老師最多帶24名小朋友。但縣市政府為了節省人事經費,卻將招生不足額的班級直接核給一名老師經營。儘管教師、教保員力求自救,還北上監察院申訴,但「半班一師」亂象反更擴大,只能期待修幼照法。公幼半班一師亂象擴大 沒解決跡象少子化再加上公共化幼兒園增多,現在許多幼兒園未滿額,地方政府也想縮減人事經費。根據各地公幼老師觀察,有學校是由1名老師專職經營班級,另一名老師雖然名為該班級老師,但實則大多處理學校行政,實際帶班仍只有1名老師,現在則更明目張膽,有縣市政府直接核給1個班級僅12個幼兒名額,現場直接由1名老師經營班級。1班2師拆成半班一師,以比例來檢視看似合理,但僅一名老師經營的班級,各種狀況層出不窮。張姓公幼老師說,學前幼兒仍在學習生活自理,上廁所、洗手、吃飯等等,都需大人輔助,班級中十多名幼兒,但僅有1名老師,就會出現幼兒尿溼褲子老師卻沒時間幫忙換,還有幼兒受傷需要安撫卻沒有替代人力等狀況,老師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相關亂象2年前開始零星出現,隨後越來越多。根據全國幼教產業工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等幼教團體觀察,現在全國都有類似「半班一師」狀況,班級由1名老師經營的案例已經遍布全國,且地方政府不認為需要改善,未來更可能惡化為常見趨勢。全國幼教產業工會今年至監察院陳情,認為縣市政府便宜行事,擅自減少師資數量,國教署雖然發出一份立意良善的公文,但幾乎沒有約束力,工會要求監察院對國教署及地方政府進行糾正。該會執行長許文菁表示,至今仍沒有看見地方政府有任何明顯改變的可能。無論未來師生比調降多少,每班就是應該要有2名以上教保人員共同帶班,才能真正維持正常的教保品質,家長也才會安心讓孩子在園所就讀。教團:幼照法應以班級數規定老師人數高雄市路竹區北嶺附設幼兒園老師楊麓潔表示,縣市政府為了人事成本考量,直接以15名幼兒為班級單位配置1名老師,另外,也有園所收了36名學童,就拆成其中一班24個幼兒,另一班12個幼兒,政府核給3名老師,並建議當中一名老師跑班支援,這樣的模式在教學現場根本不合實際。目前持續呼籲,但是都無法改變現況,只能靠修法。全教總幼委會主委楊逸飛表示,僅1名老師的班級雖然沒有違反幼照法,但不止現場教保人員疲於奔命,也完全沒考量幼兒照護的品質。近期持續拜會立委,期望能修改幼照法規定,以班級數而非幼兒人數規定老師人數,防堵現行漏洞。教育部表示,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6條規定,2歲幼兒的班級人數上限為16人、師生比為1比8(即16人一班、配2名教保人員);3歲以上幼兒的班級人數上限為30人、師生比為1比15(即30人一班、配2名教保人員)。教育部將督導地方政府,請各幼兒園依法規及實際招生需求編排適當人力。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長郭明旭表示,教育部這幾年努力推升幼兒入園率,量雖然達標了,品質卻不顧。政府在思考公幼的人力配置,居然落入成本利潤的邏輯,而不是以工作者的勞動權益與幼兒安全為主要的考量,提供給國家未來主人翁卻是劣拙的照顧品質,這就是所謂積極保障幼兒及家長權益嗎?最終將導致家長對政府提供的平價教保不僅信任度不足、安心度也不夠。公立幼兒園面臨經費來源問題,郭明旭提到,202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書中,清楚指出教育部少子女化對策計畫之平價教保服務供應量主要來自準公共機制,2023年度準公共機制經費已超過擴大公共化的經費,顯示準公共化幼兒園已為政府幼教政策要角,這也是公幼經費遭排擠的原因之一。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所有分類 · 2025-04-14 08:00
-
公幼半班一師看似合理實則衝擊照 顧品質 老師求修法
學齡前幼兒需要較多貼身照顧,幼兒園一個班級都由2名教保服務人員照顧小朋友;以小班以上來說,教育部最新目標師生比為1名老師帶12名小朋友,一班由2名老師最多帶24名小朋友。但縣市政府為了節省人事經費,卻將招生不足額的班級直接核給一名老師經營。儘管教師、教保員力求自救,還北上監察院申訴,但「半班一師」亂象反更擴大,只能期待修幼照法。公幼半班一師亂象擴大 沒解決跡象少子化再加上公共化幼兒園增多,現在許多幼兒園未滿額,地方政府也想縮減人事經費。根據各地公幼老師觀察,有學校是由1名老師專職經營班級,另一名老師雖然名為該班級老師,但實則大多處理學校行政,實際帶班仍只有1名老師,現在則更明目張膽,有縣市政府直接核給1個班級僅12個幼兒名額,現場直接由1名老師經營班級。1班2師拆成半班一師,以比例來檢視看似合理,但僅一名老師經營的班級,各種狀況層出不窮。張姓公幼老師說,學前幼兒仍在學習生活自理,上廁所、洗手、吃飯等等,都需大人輔助,班級中十多名幼兒,但僅有1名老師,就會出現幼兒尿溼褲子老師卻沒時間幫忙換,還有幼兒受傷需要安撫卻沒有替代人力等狀況,老師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相關亂象2年前開始零星出現,隨後越來越多。根據全國幼教產業工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等幼教團體觀察,現在全國都有類似「半班一師」狀況,班級由1名老師經營的案例已經遍布全國,且地方政府不認為需要改善,未來更可能惡化為常見趨勢。全國幼教產業工會今年至監察院陳情,認為縣市政府便宜行事,擅自減少師資數量,國教署雖然發出一份立意良善的公文,但幾乎沒有約束力,工會要求監察院對國教署及地方政府進行糾正。該會執行長許文菁表示,至今仍沒有看見地方政府有任何明顯改變的可能。無論未來師生比調降多少,每班就是應該要有2名以上教保人員共同帶班,才能真正維持正常的教保品質,家長也才會安心讓孩子在園所就讀。教團:幼照法應以班級數規定老師人數高雄市路竹區北嶺附設幼兒園老師楊麓潔表示,縣市政府為了人事成本考量,直接以15名幼兒為班級單位配置1名老師,另外,也有園所收了36名學童,就拆成其中一班24個幼兒,另一班12個幼兒,政府核給3名老師,並建議當中一名老師跑班支援,這樣的模式在教學現場根本不合實際。目前持續呼籲,但是都無法改變現況,只能靠修法。全教總幼委會主委楊逸飛表示,僅1名老師的班級雖然沒有違反幼照法,但不止現場教保人員疲於奔命,也完全沒考量幼兒照護的品質。近期持續拜會立委,期望能修改幼照法規定,以班級數而非幼兒人數規定老師人數,防堵現行漏洞。教育部表示,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6條規定,2歲幼兒的班級人數上限為16人、師生比為1比8(即16人一班、配2名教保人員);3歲以上幼兒的班級人數上限為30人、師生比為1比15(即30人一班、配2名教保人員)。教育部將督導地方政府,請各幼兒園依法規及實際招生需求編排適當人力。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長郭明旭表示,教育部這幾年努力推升幼兒入園率,量雖然達標了,品質卻不顧。政府在思考公幼的人力配置,居然落入成本利潤的邏輯,而不是以工作者的勞動權益與幼兒安全為主要的考量,提供給國家未來主人翁卻是劣拙的照顧品質,這就是所謂積極保障幼兒及家長權益嗎?最終將導致家長對政府提供的平價教保不僅信任度不足、安心度也不夠。公立幼兒園面臨經費來源問題,郭明旭提到,202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書中,清楚指出教育部少子女化對策計畫之平價教保服務供應量主要來自準公共機制,2023年度準公共機制經費已超過擴大公共化的經費,顯示準公共化幼兒園已為政府幼教政策要角,這也是公幼經費遭排擠的原因之一。
-
背痛腰痛折磨生活 身處迷你國幼教師職災難認定
托嬰中心、幼兒園的空間設計,往往以孩子的低矮身高規畫,然而,這樣的空間,卻讓大人吃足苦頭。長期彎腰、一日起立坐下無數次,造成腰痛、背痛、膝蓋耗損,成了幼托老師的日常。職業傷害也是許多老師們不得不離開幼托職場的原因之一。走進托嬰中心、幼兒園,常見大片地板與低矮桌椅、迷你洗手台與低矮馬桶,供嬰幼兒使用,老師們則大多坐在地板或者坐在低矮桌子上教學,擦桌子、洗手得彎腰,雖然短期之間對身體不會有明顯傷害,但長期累積下來,卻會種下身體的隱形傷害。除了空間設計不利大人之外,幼托老師得常常抱孩子,若姿勢不正確,可能閃到腰造成腰傷、久抱孩子造成媽媽手,此外,因常常要成蹲姿,也可能造成膝蓋磨損,骨骼肌肉拉傷、扭傷等等,嚴重都得開刀治療、長期復健。高雄市前鎮非營利幼兒園園長、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梁美詩表示,幼兒園桌椅都是以小孩身高設計高度,老師工作的時候常常得彎低身子,處理很多事情。她本身就常因彎腰擦桌子不小心閃到腰過,那段時間工作就很不舒服。因長期坐在矮桌子、矮椅子教學,老師們常常得側坐,以身體旋轉的姿態陪伴孩子,因此也有老師察覺不舒服時,檢查已發現腰椎旋轉變形,得定期復健,也因此離開幼教圈。幼幼班以及托嬰中心則更辛苦,梁美詩表示,0到2歲的嬰幼兒比大孩子更需要抱,換尿布、換衣服等等都要抱上尿布台,容易有媽媽手、腰傷,因也常常需要跪在地板上做許多教學工作,也常導致瘀青磨損。學前特教老師更容易受傷,楊逸飛表示,老師常常要抱孩子,有時一天起立坐下幾百次,可能導致手腕、腰部受傷,若沒有復健到位,就成為身體的隱形傷害。減少傷害可採蹲姿非彎腰 德國坐輪椅椅子幼教聯合總會中區總會長韋莉莉表示,老師可以在課程中減少彎腰動作,跟小朋友對談時,採蹲姿、跪姿或者半跪姿,減少腰背負擔,也避免同一個姿勢太久。課程引導上,採取動靜交替的活動,讓肢體有舒緩空間。幼教聯合總會北區副總會長葉若蕎表示,當需要接觸孩子或進行活動時,應盡量選擇下蹲而非彎腰,透過蹲低而非彎腰部來降低脊椎與腰部的壓力。在孩子活動時,老師可以選擇坐在適合的椅子上,或使用低矮的墊子,而非長時間跪坐或彎腰。他們曾在德國參訪幼兒園時發現,德國的幼兒園老師是坐在有輪子的椅子上,便於移動位置去指導或協助孩子。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很關鍵,韋莉莉表示,循序漸進地教導孩子洗手、收拾、穿鞋子、穿戴等等,讓孩子可以自己完成,早日能夠生活自理,就能減少輔助他的機會。如果有受傷,就使用護腰、護膝等護具,減少傷害累積。葉若蕎表示,在適當的時候,鼓勵孩子嘗試獨立完成某些活動,不用老師一直協助,這樣不僅促進孩子的發展、培養獨立自主,也幫助老師減少負擔。進行教學時,可將頻繁蹲低或移動的操作活動分開進行,這樣能降低老師的頻繁彎腰與移動。梁美詩表示,擦低矮桌子時,蹲低擦,避免腰背負擔,抱孩子時,蹲下去抱起來,避免姿勢不對容易受傷,此外,老師音量或發音部位也很重要,避免喉嚨聲帶受損。調息與伸展也很重要,葉若蕎表示,在教學空檔或休息時間,老師可以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並深呼吸調整氣息,以舒緩肌肉緊張和疲憊。換位思考 教室空間可更多元讓大人也舒適全國幼教產業工會許文菁表示,幼托老師們希望洗手台、桌椅能設置適合幼兒與老師的高度,也有老師希望可以有一小區專屬的辦公桌椅,避免使用矮桌椅,讓幼兒園教室可以更融合多元。韋莉莉表示,以洗手台來說,若可替成人加高,就不用讓老師們每次洗手都得彎腰駝背。梁美詩表示,一直以來幼兒園、托嬰中心的空間大多僅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未來若能思考納入適合大人的桌椅空間,相信能減少幼托老師工作上的傷害。承受看不見的精神壓力 應落實充分休息除了上述身體傷害之外,梁美詩表示,幼兒園、托嬰中心沒有下課時間,老師因沒時間上廁所,也少喝水,容易有尿道炎,再來每個老師的心理承受度不同,現在家長對老師的期待很高,可能造成老師們的精神、心理壓力。幼托老師工時長,即使是表定休息時間,可能也都在工作。全教總幼委會主委楊逸飛表示,落實充分休息很重要,國外幼兒園、台灣國小以上都有老師的休息室,老師跟小孩的空間有稍微區分,這是比較理想的規畫。或者未來幼兒園空間規畫時,稍微以老師為考量,都能有幫助。老師職業傷害不少,楊逸飛表示,幼托老師的膝蓋、關節、手肘、腰等等都是工作中常見的職業傷害,但是,通常很難被認定是職業災害,所以就醫、請假休息也沒有補助,其實老師也是勞動者,在勞動安全中應該要被匡列與關注。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所有分類 · 2025-03-27 08:00
-
背痛腰痛折磨生活 身處迷你國幼教師職災難認定
托嬰中心、幼兒園的空間設計,往往以孩子的低矮身高規畫,然而,這樣的空間,卻讓大人吃足苦頭。長期彎腰、一日起立坐下無數次,造成腰痛、背痛、膝蓋耗損,成了幼托老師的日常。職業傷害也是許多老師們不得不離開幼托職場的原因之一。走進托嬰中心、幼兒園,常見大片地板與低矮桌椅、迷你洗手台與低矮馬桶,供嬰幼兒使用,老師們則大多坐在地板或者坐在低矮桌子上教學,擦桌子、洗手得彎腰,雖然短期之間對身體不會有明顯傷害,但長期累積下來,卻會種下身體的隱形傷害。除了空間設計不利大人之外,幼托老師得常常抱孩子,若姿勢不正確,可能閃到腰造成腰傷、久抱孩子造成媽媽手,此外,因常常要成蹲姿,也可能造成膝蓋磨損,骨骼肌肉拉傷、扭傷等等,嚴重都得開刀治療、長期復健。高雄市前鎮非營利幼兒園園長、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梁美詩表示,幼兒園桌椅都是以小孩身高設計高度,老師工作的時候常常得彎低身子,處理很多事情。她本身就常因彎腰擦桌子不小心閃到腰過,那段時間工作就很不舒服。因長期坐在矮桌子、矮椅子教學,老師們常常得側坐,以身體旋轉的姿態陪伴孩子,因此也有老師察覺不舒服時,檢查已發現腰椎旋轉變形,得定期復健,也因此離開幼教圈。幼幼班以及托嬰中心則更辛苦,梁美詩表示,0到2歲的嬰幼兒比大孩子更需要抱,換尿布、換衣服等等都要抱上尿布台,容易有媽媽手、腰傷,因也常常需要跪在地板上做許多教學工作,也常導致瘀青磨損。學前特教老師更容易受傷,楊逸飛表示,老師常常要抱孩子,有時一天起立坐下幾百次,可能導致手腕、腰部受傷,若沒有復健到位,就成為身體的隱形傷害。減少傷害可採蹲姿非彎腰 德國坐輪椅椅子幼教聯合總會中區總會長韋莉莉表示,老師可以在課程中減少彎腰動作,跟小朋友對談時,採蹲姿、跪姿或者半跪姿,減少腰背負擔,也避免同一個姿勢太久。課程引導上,採取動靜交替的活動,讓肢體有舒緩空間。幼教聯合總會北區副總會長葉若蕎表示,當需要接觸孩子或進行活動時,應盡量選擇下蹲而非彎腰,透過蹲低而非彎腰部來降低脊椎與腰部的壓力。在孩子活動時,老師可以選擇坐在適合的椅子上,或使用低矮的墊子,而非長時間跪坐或彎腰。他們曾在德國參訪幼兒園時發現,德國的幼兒園老師是坐在有輪子的椅子上,便於移動位置去指導或協助孩子。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很關鍵,韋莉莉表示,循序漸進地教導孩子洗手、收拾、穿鞋子、穿戴等等,讓孩子可以自己完成,早日能夠生活自理,就能減少輔助他的機會。如果有受傷,就使用護腰、護膝等護具,減少傷害累積。葉若蕎表示,在適當的時候,鼓勵孩子嘗試獨立完成某些活動,不用老師一直協助,這樣不僅促進孩子的發展、培養獨立自主,也幫助老師減少負擔。進行教學時,可將頻繁蹲低或移動的操作活動分開進行,這樣能降低老師的頻繁彎腰與移動。梁美詩表示,擦低矮桌子時,蹲低擦,避免腰背負擔,抱孩子時,蹲下去抱起來,避免姿勢不對容易受傷,此外,老師音量或發音部位也很重要,避免喉嚨聲帶受損。調息與伸展也很重要,葉若蕎表示,在教學空檔或休息時間,老師可以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並深呼吸調整氣息,以舒緩肌肉緊張和疲憊。換位思考 教室空間可更多元讓大人也舒適全國幼教產業工會許文菁表示,幼托老師們希望洗手台、桌椅能設置適合幼兒與老師的高度,也有老師希望可以有一小區專屬的辦公桌椅,避免使用矮桌椅,讓幼兒園教室可以更融合多元。韋莉莉表示,以洗手台來說,若可替成人加高,就不用讓老師們每次洗手都得彎腰駝背。梁美詩表示,一直以來幼兒園、托嬰中心的空間大多僅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未來若能思考納入適合大人的桌椅空間,相信能減少幼托老師工作上的傷害。承受看不見的精神壓力 應落實充分休息除了上述身體傷害之外,梁美詩表示,幼兒園、托嬰中心沒有下課時間,老師因沒時間上廁所,也少喝水,容易有尿道炎,再來每個老師的心理承受度不同,現在家長對老師的期待很高,可能造成老師們的精神、心理壓力。幼托老師工時長,即使是表定休息時間,可能也都在工作。全教總幼委會主委楊逸飛表示,落實充分休息很重要,國外幼兒園、台灣國小以上都有老師的休息室,老師跟小孩的空間有稍微區分,這是比較理想的規畫。或者未來幼兒園空間規畫時,稍微以老師為考量,都能有幫助。老師職業傷害不少,楊逸飛表示,幼托老師的膝蓋、關節、手肘、腰等等都是工作中常見的職業傷害,但是,通常很難被認定是職業災害,所以就醫、請假休息也沒有補助,其實老師也是勞動者,在勞動安全中應該要被匡列與關注。
-
性別薪資差距
幼兒園就是一個性別化與同工不同酬的職場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 國際婦女節也是勞工運動的日子,而且是要爭取「同工同酬」。 幼兒園是一個相當典型以女性勞力為密集的性別職業區隔職場,以教育部的統計資料來看,112學年度公私幼兒園(包含互助教保中心)的教保服務人員總數為61,585人,其中女性為60,398人占整體人數的98.07%,男性僅有1,187人(1.93%),這樣的性別化區隔並未有明顯的改變。 再者,幼兒園也是很典型的性別薪資水平隔離,全國教保產業工會從2004年至2025年間每三至七年就全國私幼的勞動調查數據顯示出,每日的平均工時都是9-10小時,5成以上每周都要加班,但有領到加班費的比例大多四成,且在2020年的調查中顯示,八成以上的教保人員未申請過《性別平等工作法》中關於母性保護的假別(例如,育嬰留停、產假、家庭照顧假等等),二十多年來這些勞動條件幾乎沒什麼改善。 在薪資方面,平均薪資從2004年的20,825元至2024年的35,275元,看似有改善,但提升相當緩慢。就本會2024年所調查的資料來看,教保人員平均40歲,總年資14.5年,月平均薪資才達到35,275元,若以行政院主計總出所公布113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數據來看, 教保人員的月平均薪資,連達到滿30歲人的月平均薪資(45,195元)都沒辦法。 這樣的勞動環境與薪資結構根本無法反映出此工作的勞動價值與專業性,更顯示出以女性密集的工作行業大多處於低薪,卻是高勞動的狀態,導致許多有經驗的教保人員出走,而幼保系畢業的學生選擇不進入的嚴重缺工窘境。 本會強調,教保人員的勞動條件與照顧品質息息相關,友善的幼托環境才能留住專業、優良的教保工作者。假如政府與社會大眾持續忽視這層相互的連動關係,只想要以嚴厲的管理與懲罰手段來解決層出不窮的違法事件,那照顧品質只會持續的惡化。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歷年對私幼勞動條件調查整理 年代 2004 2010 2017 2020 2024 月平均薪資 (元) 20,825 20,001- 〡 23,000 21,001 〡 24,000 30,131 35,275 平均 年資(年) 6.7 9.1 10.6 10.7 平均37歲 14.5 平均40歲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所有分類 · 2025-03-27 08:00
-
性別薪資差距
幼兒園就是一個性別化與同工不同酬的職場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 國際婦女節也是勞工運動的日子,而且是要爭取「同工同酬」。 幼兒園是一個相當典型以女性勞力為密集的性別職業區隔職場,以教育部的統計資料來看,112學年度公私幼兒園(包含互助教保中心)的教保服務人員總數為61,585人,其中女性為60,398人占整體人數的98.07%,男性僅有1,187人(1.93%),這樣的性別化區隔並未有明顯的改變。 再者,幼兒園也是很典型的性別薪資水平隔離,全國教保產業工會從2004年至2025年間每三至七年就全國私幼的勞動調查數據顯示出,每日的平均工時都是9-10小時,5成以上每周都要加班,但有領到加班費的比例大多四成,且在2020年的調查中顯示,八成以上的教保人員未申請過《性別平等工作法》中關於母性保護的假別(例如,育嬰留停、產假、家庭照顧假等等),二十多年來這些勞動條件幾乎沒什麼改善。 在薪資方面,平均薪資從2004年的20,825元至2024年的35,275元,看似有改善,但提升相當緩慢。就本會2024年所調查的資料來看,教保人員平均40歲,總年資14.5年,月平均薪資才達到35,275元,若以行政院主計總出所公布113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數據來看, 教保人員的月平均薪資,連達到滿30歲人的月平均薪資(45,195元)都沒辦法。 這樣的勞動環境與薪資結構根本無法反映出此工作的勞動價值與專業性,更顯示出以女性密集的工作行業大多處於低薪,卻是高勞動的狀態,導致許多有經驗的教保人員出走,而幼保系畢業的學生選擇不進入的嚴重缺工窘境。 本會強調,教保人員的勞動條件與照顧品質息息相關,友善的幼托環境才能留住專業、優良的教保工作者。假如政府與社會大眾持續忽視這層相互的連動關係,只想要以嚴厲的管理與懲罰手段來解決層出不窮的違法事件,那照顧品質只會持續的惡化。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歷年對私幼勞動條件調查整理 年代 2004 2010 2017 2020 2024 月平均薪資 (元) 20,825 20,001- 〡 23,000 21,001 〡 24,000 30,131 35,275 平均 年資(年) 6.7 9.1 10.6 10.7 平均37歲 14.5 平均4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