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亂源不在權貴的貪婪 而是群眾的弱智!
大數聚 2019/05/06
原文出自粉絲專頁峰言峰語【亂源不在權貴的貪婪,而是群眾的弱智(回顧文)】
過去網路曾傳「全球無知國家,台灣全球第三名」,這看了當然很傷害感情,這份報告的統計方式或許見仁見智,但最後的結果似乎很符合一般民眾的觀感,所以細想後,或許也沒太冤枉島民。
這讓我也想到,之前阿帕契事件沸沸揚揚,而女主角李蒨蓉的新書談到:「對我而言,臉書粉絲頁本來就是炫耀、打卡、擺漂亮東西的地方,我要是每天po我帶個浴帽,在廚房忙裡忙出的照片,有誰會想來按個讚?」
其實我雖也不喜歡這類拜金女,但若我們仔細想想,她並未說錯。若再靜心思考,會發現台灣亂源的根本,其實不在權貴的貪婪,而是群眾的「弱智」。
誠然,每個社會都有菁英,但少數的有識之士並無法驅動權貴,要推動社會變革,還是要靠多數群眾的監督與淘汰,若群眾的集體水平高,就能督導民意代表制定公平的制度,但若是群眾的水平低下,那就只能為政客所操弄。這也是為何同樣是民主制度,在歐美就能執行得好,但到了東南亞就是一團亂。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說:「長期來看,決定一個社會能不能繁榮富庶的,不是有沒有英明的領袖或先進的科技;歷史上的贏家,往往是因為在那個社會裏的大多數人具有好的世界觀。」
那台灣群眾的水準呢?或許我們能由生活中看出一些端倪。
先談新聞。20年前台灣的新聞就很弱智,但到了現在還是很弱智,所以從新聞上來看,台灣的群體智商在這20年是沒有進步的。事實上,台灣人整天罵新聞台不長進,但高品質的新聞不是沒做過,而是沒市場啊~~說穿了,那些沒營養的新聞只是在迎合大多數的聽眾罷了,所以問題根源不在媒體,而是大部份的觀眾!
再談節目。20年前我念大學時,還有些不錯的日劇,但現在台灣以腦殘鄉土劇為主,從節目的品質來看,台灣群體智商在這20年還是退步的。在最近網路熱門文章《來討論為什麼日劇會沒落》談到,原因之一就是台灣觀眾的水平過低,所以爛到無下限的鄉土劇可以拍到300集,但緯來日本台的優質日劇卻乏人問津。然而,我還是可以聽到許多人在罵電視台沒水準,但卻很少思考周圍的人為何這麼沒水準。
再談部落格。在痞客邦中,你會驚訝地發現,那些人氣最高的部落格通常就是圍繞著「購物、美食、旅遊」這三個主題,而且數量多到嚇人,峰仔認同適度的感官享受,但它不應該泛濫到淹滿我們全身。在痞客邦中,如果連藝術、文學、音樂……這些較為軟性的議題都很難吸引人,那就遑論更嚴肅的公共議題了。
其實在代議政治中,能出來競選的候選人,本身通常就是資源豐富的地主或其後代,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權貴(或地主民代),當他們透過民主的包裝當選後,實際上要維繫的,自然是權貴的利益,唯一能制衡的,只剩下民意的監督,若群眾的素質好,就能監督他們制定出好的政策,若群眾太笨,就只能被操弄。
所以台灣爛政策太多的根本原因,表面上似乎是權貴太多,實際上卻是笨蛋太多。而當大家都在批判權貴,卻不檢討群體的弱智時,這其實是治標不治本。只有當群眾的素質提升了,那權貴才會慢慢消失:它最多變成一種少數人的生活方式,但絕對無法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回到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一群弱智又不關心公共事務的民眾,卻冀求權貴能制定出對他們公平的制度,你覺得這合乎邏輯嗎?
Just want to say Hello!
Just wanted to say Hi.
I am the new girl